2008年,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呈现全面出击之势。2008年1月至12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主要是乘用车的增长,1月至12月新能源乘用车销售899台,同比增长117%,而商用车的新能源车共销售1536台,1月至12月同比下滑17%。要知道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国际油价飙升,导致各国的能源安全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以上数据可以看得出来,中国的这一战略无疑是正确的,同时也意味着发展新能源汽车和国家能源安全息息相关。
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首次提出大规模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目标。同年我国启动了“十成千辆”这一标志性计划和这一规划相配合,这个计划主要涉及到公交、公务、市政、邮政、出租等领域,3年左右的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同时标志着我国国内率先开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之路。
格局三分,中国车企、新造车势力和外资车企都来搅动
2011年开始进入产业化阶段,在全社会推广新能源城市客车、混合动力轿车、小型电动车。2012年5月,为了加快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项目每年将会获得国家给予的10亿元至20亿元资金支持。截止到2012年底,由于技术没有提升起来,加上充电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上文提到的“十城千辆”计划最终只有7个城市实现了目标。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同年我国及时调整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线,尤其是在技术提升这一块,国务院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就是以纯电驱动为战略取向,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相较于传统混合动力汽车则不再是重点发展对象,已经被排除在外了。
2013年,环保部下发《关于做好空气重污染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和报送工作的通知》,北京首先给予了新能源汽车的牌照优惠且不受限行管制。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意愿大大增加的原因还有高额的补贴、免购置税等一系列推动措施,也标志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力群体慢慢的由运营端转向为消费端。
201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电动汽车用电价格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地方各级财政补贴不得超过中央财政单车补贴额的50%,除燃料电池汽车之外的各类车型,2019-2020年中央地方补贴标准和上线在现行标准基础上退坡20%。同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全年共生产78499辆,生产量同比增长近3.5倍,销售约74763辆,销售量同比增长近3.2倍。
同年11月,易车网创始人李斌、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等发起创立了蔚来汽车,这也是互联网企业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代表性事件。蔚来成立后,采用工厂代工的方式,在汽车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李斌等人与广汽、长安等多家传统车企谈成了合作。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更是拿下连续三年的电动汽车的销售桂冠,但也存在让车企头疼的问题,实际上,车型一度成为了蔚来头疼的问题,这是缺乏造车经验,采用代工生产方式的车企的通病。
从2016年3月,前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已有十四家新建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而就在这一年,新能源汽车看似发展得很好的背后,某报刊发调查报道披露《消失的新能源车与庞大的骗补产业链》,将新能源汽车骗补这一广泛存在于行业的“潜规则”暴露在阳光下,指出在非正常爆增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背后,是大量投机者通过各种手段套取财政补贴而一夜暴富的恶性危机。
心怀鬼胎的投机者们私吞了本应该是国家对新兴产业的扶持资金,一年就能“赚”1亿的触目惊心数字,不禁令人心痛,同时这一事件也引发业界哗然,随着事件进一步发酵,大家都开始表达担忧,包括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以及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在内的部分专家和行业人士,资本市场似乎也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堪忧,也使得产业链估值大幅下跌。
国家补贴的力度大,而引起别有用心的人采用不正当手段获取这笔资金,痛定思痛,国家经过此事,对补贴政策也进行了彻底的变革。针对整个行业的骗补产业链条,更严格的监管体系已经启动,有针对性的补贴续航里程更高、能耗更低的汽车,为更好的推进技术的进步,并且财政补贴逐年退坡。我国还推出了创新性政策——双积分,即要求车企达到传统燃油车的油耗标准,同时要是生产新能源汽车的车企。风暴过后,一场新能源汽车“去补贴化”的合规之路已徐徐展开。与此同时,国家出台了《电动汽车充电技术设施发展指南》和《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快了充电桩的基础建设,也为消费者使用新能源汽车提供了便利。
以纯电动为主,性价比不断提升,向智能化方向不断发展
2017年,随着政策的落实,补贴开始缩水,双积分政策也随之落定。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和竞争格局面临重构,加快向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还有值得关注的是电池的发展,在21世纪初,电池技术得以取得突破,许多国家开始大规模制造电动汽车,此时国内已经出现了200多家新能源车企。
在这个阶段,电池密度同样得到了提高,使得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也得到了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能也并不比一些低排量燃料汽车差。2018年,我国宣布取消汽车制造行业的外资限制,尤其是新能源制造领域。也就是说生产电动汽车的国外公司无需和中国建立合资企业,可以直接在中国建厂生产,此规定发布一个月以后,特斯拉宣布即在上海临港自由贸易区建设超级工厂。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能源汽车还成为国家战略的时候,我国就有不少车企采用中外合资的方式,希望吸纳国外的先进技术,但是,大多数车企的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外资的手中,就导致不少企业选择分家。“他不愿意把技术给我们,不少合资企业只能分家。”扬子江汽车总工程师雷洪均说。正因如此,我国才更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雷洪均认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是电动车,我们和发达国家在同一水平线。
与此同时,大众也计划到2028年将其全球产量400万的一半数量投产在中国。由于国外新能源汽车进入到国内市场,势必会产生鲢鱼效应,一方面可以打磨本土的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同时也可以带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正向发展。2018年,我国第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电动汽车企业就是蔚来,可以看出我国电动汽车初期创业企业开始了蓬勃发展。
第一波新能源造车的浪潮来袭,随之而来的就是产业所带来的时代红利。目前,全球汽车市值前十的公司里就有三家中国车厂,分别是排在第四的比亚迪、排在第五的蔚来和排在第十的小鹏。此时的中国,同样也在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开发和产品落地,不可忽视的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新能源汽车产量和产量最高的国家。
充电桩越发重视质和量,使用体验升级
8月30日,广汽埃安举行线上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了能够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的超倍速电池技术和全球充电功率最高的A480超充桩,并获得了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的权威认证。可以说是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以往电池充电技术上的问题。现阶段广汽埃安也正在加速推进A480超充桩的落地建设,将会渗透至地级市,实现全覆盖。可以说,以后再也不用为续航问题所焦虑担忧了。
时代正在悄然声息的发生巨大变化。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统计显示,2021年1至7月,国产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47.8万辆,同比增长2倍。新能源汽车前7个月的销量就已经超2020年全年的销量水平。如果同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同比增长也超过1倍。同时,今年1至7月,新能源汽车已经占国产新车销量的10%。国家的补贴虽然在减少,但是可以从以上数据中看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程度和购买力在不断的加深,越来越多个人消费成为购买主体。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非限购城市购买比重也越来越高,2020年就已经达到了60%,今年的占比只会更高。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可以说是百舸争流的良好正向的竞争态势,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商务车、SUV、轿车、豪华品牌、大众品牌、自主品牌或合资品牌,基本都推出了新能源汽车产品,覆盖了中高低端各个不同细分市场。
今年3月30日,小米集团宣布成立汽车公司,创始人雷军任汽车公司CEO。有消息称,小米汽车的野心很大,计划在2024年出车后,此后三年,每年推出一款新车,“而这三年的总销量要达到90万辆。”针对上述信息,小米集团向媒体表示:不予置评。提到雷军,我们再来看一下董明珠的造车梦,早在2016年10月份的股东大会上,董明珠正式提出了要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雷军则是更加谨慎。现在,二人继5年20亿的赌约之后,8年的时间过去了,梦想的较量使得二人再一次来到同一片竞技场上。
综合以上信息,可以预见的是各路造车新势力正在全力以赴加入新能源汽车赛道,进入新的领域,还是新能源汽车,也意味着要烧钱,结果如何还都是未知的,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道路越走越宽阔。现在新能源汽车已经逐渐被大家所接受,并且消费者愿意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使得新能源汽车无论是在产品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能力上都发展得越来越好。
尚存的问题
2020年中国乃至全球遭遇疫情危机,中国汽车市场受到的影响很大,好在后面销量有所回升,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预计在2022年中国市场占比将超过10%。总得来说,新能源汽车所存在的问题包括占据的市场份额太小,中国制造占据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不大。上文提到虽然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市值表现很不错,但在交付量方面却有些不尽如人意。同年,欧洲有近140万辆BEV和PHEV登记,比2019年增加137%,而汽车市场整体同比下降了20%。预计2021年欧洲电动车销量将超过200万辆。欧洲电动汽车的真正繁荣始于2020年年中,并于12月达到顶峰,12月电动汽车销售近285,000辆,同比增长260%,市场份额为20%。值得注意的是,按国别统计,德国已超过美国成为新能源汽车销售的第二大市场,仅次于中国。
但也暴露了我国的汽车品牌的竞争力还有待提高,只有凭借过硬的技术以及舒适的驾车体验,“独一无二”的品牌影响力才能让消费者心甘情愿选择购买。痛点都是真实存在的,只有一个一个去解决。此次广汽埃安在技术上的突破,无疑是促进了新能源的发展,迈上了更高的台阶,解决了电车行业的又一痛点,电车产业在未来也将会越走越远。
最后,毋庸置疑,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腾飞,不仅是符合节能减排的大环境需求,更是符合我国发展中现状国情。同时,也是脱离经济危机余波和跨越式发展带动产业升级从而突破为汽车强国的巨大契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因此,加强人才培养和研发投入的同时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突破技术壁垒,完善相应的服务类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早日打破汽车市场现有的格局。返回搜狐,查看